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奶牛业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奶牛养殖的优惠政策。可以预见,很快我省将掀起一股养殖奶牛的热潮。因为乳品企业收购价太低,今年我国一些奶牛养殖业发达的地区不时暴出养殖户被迫卖牛甚至杀牛的伤农事件。此类事件今后会否在我省上演?昨日,而我省的12家乳品企业昨通过本报向社会公开承诺:他们将按保护价上限收购合格的原料奶。
周世其告诉记者,根据《意见》,对存栏能力150头以上的新建牛场,300头以上的新建标准化小区、托牛所,省级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和15万元补贴,对集中饲养区域建设的中心奶站给予适当补贴,对新建(扩建)存栏能力500头以上的标准化小区、饲养场(所),除享受补贴外,优先申报沼气工程。对从省外购进或迁入、符合标准的奶牛,凡集中饲养30头以上的,省级财政给予每头1000元补贴,对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奶牛,给予每头1500元补贴等。同时,省级财政还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给予养殖户系列优惠贷款政策。
至于待我省奶牛养殖业大规模发展以后,会否出现牛奶过剩,从而导致伤农事件,周世其表示,这种情况不会在安徽发生。据其介绍,随着全国著名乳品加工业龙头企业陆续进驻我省办厂,我省原料奶的需求愈来愈大。据测算,目前我省的原料奶年需求量达到100万吨,而我省的年牛奶产量只有12.8万吨。数据表明,我省发展奶牛的市场前景看好。
据了解,我省发展奶牛业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丰富的资源支撑。我省粮食产量572亿斤,100多万公顷草地和3000万吨农作物秸秆,可以为奶牛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二是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且成本较低。三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易于操作和技术推广。
为保护奶牛养殖户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昨天,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乳品加工企业也联合行动,公开承诺:将建立原料奶保护价收购机制,不压级、不压价,对符合质量的原料奶按保护价上限收购,确保养殖户有利可图。同时,这12家企业还通过本报恳请各类新闻媒体、六大常见鸡病如何判断和预防!执法部门以及读者随时随地进行监督。(余育章)